社区暑假课堂
2019年8月20日陆一居委会组织辖区内的学生开展“陆一社区暑假课堂”。课堂上社区民警朱警官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安全课。此外孩子们还在居委会干部的指导下,饶有兴趣的包馄饨、吃馄饨,气氛非常热烈。
传承民族文化特色,培养居民文化自信
为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民族文化特色,提高动手能力及创造力,培养居民文化自信。8月12日上午,社区组织辖区居民开展画扇面活动。活动开始,志愿者老师向大家展示手绘的扇面,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兴趣。老师详细介绍了扇子的由来、扇子制作材料的变迁以及扇面绘画的简单技巧等。听完讲解后,大家围在桌子面前跃跃欲试,纷纷使出看家本领,执起画笔尝试在扇面上作画。完成了各自想要的扇子之后,大家纷纷秀起了自己的成果,看着自己画好的扇子,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一幅幅满是展现美丽大自然的风景画、古朴典雅的水墨画,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镌刻下了快乐的时光。在画扇面的过程中,大家接触和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提升艺术文化修养。 一位参与者王阿姨说,自己制作这样一把纸扇不仅能够纳凉消夏,还很特别。大家对于自己画的作品也非常满意,希望今后经常有这样的活动走进社区,来到百姓身边。
争做垃圾分类义务环保小卫士
为了倡导青少年正确辨别和分类各种垃圾,在生活中践行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的理念,了解垃圾分类的益处,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8月12日上午,石岚三村居委开展“争做垃圾分类义务环保小卫士”暑假青少年垃圾分类宣传活动,5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居委老师通过生动的演讲稿让学生们认识垃圾分类、了解垃圾分类、给学生们在室外上了垃圾分类的小课堂。之后居委还准备了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问题,让学生通过竞答的方式参与其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很多垃圾如何正确分类的知识,而且还赢得了环保礼品。现场的学生们通过学校的教育、社区的宣传都是垃圾分类的小能手,积极踊跃地参与,并表示自己在家中都会督促长辈们准备两个垃圾桶,干湿垃圾要分开。 这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石岚三村小区定期展开,通过对社区青少年等不同群体的宣传,让居民进一步认识到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掌握部分垃圾分类的方法,使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书签显创意 阅读常相伴” ——读书月之创意书签活动
为了让书籍成为每一位同学的好朋友,丰富课余生活,提高阅读的兴趣, 2019年8月6日上午9点,石泉社区学校举行了“书签显创意 阅读常相伴”——读书月之创意书签活动。来自24个居委学习点的青少年学生一起此次活动,参与制作美妙的个性书签。 作为2019年学校暑假系列活动之一,此次创意书签制作活动与“读书月”结合,学校联手东方信息苑,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阅读中,能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创造再利用,制作出各种新颖、美观的创意书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互动,共同为和谐石泉努力。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书籍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读书使人灵秀聪慧,读书令人识趣明礼。我们石泉社区学校始终致力于为居民服务,为居民学员的终身学习搭建平台,今年暑假的系列活动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提升社区文化氛围,为青少年朋友们构建了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共建绿色环保城市,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垃圾分类讲座
2019年8月6日上午9点,石泉社区学校联手东方信息苑举行了“共建绿色环保城市,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垃圾分类讲座。此次活动是为了迎合上海垃圾分类推广,宣传垃圾分类。石泉社区下属24个居委学习点近50名中小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整个活动流程包括 “共建绿色环保城市,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垃圾分类讲座通过宣传活动,使得学生能够更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普及学生的垃圾分类知识,提升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培养学生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 此外还有现场互动游戏:——“垃圾你都投对了吗?”目的是为了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居民对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有更好的区分认知让学生体验生活,学习手工技能,培养生活能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作为活动的举办方,我们石泉社区学校一贯坚持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宗旨,今年的暑假期间,我们联手了许多社会机构,举办了击剑、橄榄球、武术、围棋等各类主题夏令营,极大的丰富了中小学生的暑假生活,增进社区内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为石泉社区的美好明天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技夏令营
2019年7月15日——7月19日,由石泉社区举办的科技夏令营活动在石泉社区学校召开。本次科技夏令营主要让孩子里近距离接触一些智能化的科技,亲自动手操作,实践的真知,对孩子们意义更大,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在活动中注重在实践中学习新东西,在接触新事物的同时,最大可能激发孩子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在有限的事物上创造无限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暑期青少年活动
随着暑期的到来,石泉社区各个活动场所也正式拉开了夏日快乐的序幕。除了《暑托班以外,今年街道还和社会机构联手组织了围棋、击剑、武术、电脑小报等热门活动,还有各种有关安全知识、垃圾分类、国学经典等讲座。各项丰富多彩的内容将持续一整个暑期,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引众多的中小学生,走出家门,放下手机,体验社会。深受广大孩子和家长的欢迎。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竞争,集体的凝聚力得到提升,促进了安全、文明、文化生活的形成,同时培养了未成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祝贺高蕴玉老师荣获上海市2019年“我心目中的最美老年学员”讲述活动一等奖
2019年7月5日,上海市2019年“我心目中的最美老年学员”讲述活动在上海市老年大学钦州书院隆重举行。 全市32位老年学员进行了对自己晚年的学习生活进行了现场讲述,共同角逐上海市2019年“我心目中的最美老年学员”。 石泉社区代表高蕴玉老师凭借其诸多的事迹与荣誉,不负众望,脱颖而出,最终荣获一等奖。 高蕴玉老师的成功,代表了石泉社区终身学习的成就,也鼓励着更多石泉社区的居民,加入到老年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浪潮中来。
六百只垃圾桶一夜消失,“新时尚”带动小区一家亲
响应政府号召“垃圾分类”,做好各种群众工作,是居委会干部们面临的新挑战。今年3月,秋月枫舍小区垃圾分类宣传动员工作启动,居委会向每家每户发放倡议书,同时密集召开座谈会和楼组长会议,通过上门宣传、海报张贴、电子屏播放等多元宣传方式,来推广绿色环保理念,告知分类工作要求。地毯式走访后,大部分居民都认为垃圾分类是好事,表示将积极配合。 以前小区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物业统一收运,并未建造垃圾厢房。但根据定时定点投放要求,按照小区实际情况,合理选址新建垃圾厢房供居民投放使用。一开始,不少居民表示不解与反对,认为不方便、不顺道。物业和居委会考虑到小区面积较大、出口较多,居民投放确实不便,物业和居委会按照简便实用的原则,除新建2个固定厢房外,还在小区内设立了3个移动式厢房方便投放,每天早晚高峰各3小时是垃圾集中投放时间。 7月1日,秋月枫舍一期、两期小区楼道内的600余只垃圾桶被全部撤除。物业和居委会承诺在后续的工作推进中,根据实际运作的情况为便民可在时间和空间上作相应调整。 不管风吹日晒,志愿者们始终坚守在垃圾厢房旁,居民们都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有位老伯伯,身体不太好,自己下楼扔垃圾比较困难,志愿者想帮忙,他却一再拒绝,每天请亲属上门帮忙投放。有位85岁高龄的党员阿姨,看到有邻居不愿意配合,便主动上门做工作,还自愿帮助邻居投放垃圾。在这样的氛围下,许多居民不仅改变了对垃圾分类“脏兮兮、很麻烦”的看法,更主动报名加入了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的队伍。 “从垃圾分类正式实施以来,秋月枫舍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从十来岁的小学生志愿者到八十多岁的老党员,大家都非常热心,现在我们的队伍已经扩充到了70余人,并且还在不断壮大中!”秋月枫舍居民区书记郑晓军自豪地感叹道,“我们感谢这些志愿者,让居民对垃圾分类从抗拒变为认可,再进一步化为主动参与!”
实践考察参观豫园城隍庙
6月25日,石泉路街道社区学校一行六十余人来老上海的“地标”——豫园城隍庙,共同体会老上海人的“白相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愉悦心情。此次实践参观考察活动是今年《石泉老人话上海》系列课程——《上海人“白相”》教学的内容之一,旨在通过不同教学形式让老年人能更好的了解社会,能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进步,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在参观过程中大家边走边聊,对豫园城隍庙的古建筑进行着讨论。精彩之处还不时驻足合影,在这里大家看到了平时耳熟能详的“华宝楼”、“绿波廊”、“九曲桥”……还吃到了城隍庙当地的特产“南翔小笼”、 “蟹粉汤包”、充满儿时情趣的“棉花糖”……见识到了中华的传统手艺“银匠”、“铜匠”、“书法”、“剪纸”等,可谓大开眼界,纷纷为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深感叹服。 回程途中,大家纷纷表示,人文行走这种学习形式让大家对于上海、对于生活的热爱有了更明晰的认知,“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终身学习精神必将成为新时代老年人的新风尚。
“乐学石泉,美化人生”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 暨石泉社区学习点教育成果展示专场
2019年6月24日上午9:00,石泉地区居民期待已久的“乐学石泉,美化人生——石泉社区居委学习点教学成果展示专场”正式启动。 本次成果展示为期5天(6月24日——6月28日),作品全都是出自石泉社区镇坪、太浜巷、洵一、洵二、石一、石二6个居委学习点学员精心选送的作品,包括国画、书法、编织、串珠、油画、素描、皮艺等近50件作品,体现居委学习点老年学员对学习的美好愿望和高超的艺术水平。 在开幕仪式上,学习点块长镇坪学习点的教务主任茆善楣、太浜巷学习点的学员代表仇永康,分别代表学习点和参展学员对此次的展示活动发表了感言。石泉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赵宝琦也代表石泉社区学校向参展的学员表示了感谢。 随着简短的仪式结束后,到场的社区居民、部分团队骨干、学员等兴致勃勃地参观起来,时不时传来赞叹声音……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学习成果展示活动有助于提升石泉社区终身学习的氛围,为构建社区人文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石泉社区高蕴玉老师参选2019年普陀区“我心目中的最美老年学员”
2019年6月21日下午,2019年普陀区“我心目中的最美老年学员”在普陀区业余大学小剧场召开,来自普陀区老年大学和各街镇的八家社区代表参加了本次评比。石泉社区此次推选了高蕴玉老师作为参选的候选人。 石泉社区“智惠”讲师团成员的潘婷婷老师声情并茂的对高蕴玉老师的事迹作了演讲。作为普陀区第一家市级老年学习团队工作室,石泉社区“智·惠”讲师团工作室负责人高蕴玉老师获得了包括普陀区首批终身学习推进员、石泉“智·惠”讲师团团长、点点红读书会会长、高老师爱心小屋创办者,曾获上海市“百姓学习之星”、 上海市“终身学习典范”、 上海市“科技生活大使”、“普陀好人”等一系列的称号,高老师作为石泉社区老年学员的代表人物,退休26年来,她将“学习作为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不仅自己学习,还带动了周围一批老年人,组建了各类的老年学习团队,为石泉社区实现“终身教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了市区和街镇的各级领导与专家的一致好评。 高蕴玉老师鲶鱼八旬,但她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一直激励着石泉社区的居民,此番参选最美老年学员,我们期待她能获得成功,并引领更多的社区居民加入到老年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浪潮中去。 据悉,截止发稿时为止。高蕴玉老师已经被普陀区推选为参与上海市“我心目中的最美老年学员”的候选代表。我们在表示祝贺的同时,希望高老师能获得更大的荣誉。
乐学石泉 美化人生 ——2019年石泉社区学校“一课一品”民族舞专场汇演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乐学石泉,美化人生”石泉社区学校一课一品专场展示活动第三场民族舞表演专场于2019年6月13日下午正式拉开帷幕。 演出在“潇洒女兵”的节奏感中拉开了帷幕,10多个精彩节目各有千秋,观众们从中感受到了民族舞班师生们为了这场汇报表演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对此大家在每个节目结束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以示感谢。 “美育是立体的,不仅在讲台上、教室中,更融在城市里。”在“一课一品”的道路上,石泉社区学校将一如既往的积极投身其中,努力展示石泉社区居民的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和文化风采,有效塑造了社区自己的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区域文化竞争力和软实力,为建设“乐学石泉”而奋进。
“乐学石泉 美化人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暨 石泉社区学校一课一品——“申曲之恋”沪剧演出
2019年6月10日,“乐学石泉 美化人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暨石泉社区学校“一课一品”——“申曲之恋”沪剧专场汇演在石泉社区学校4楼演艺厅隆重举行。 本次专场活动完全是由石泉社区学校沪剧班学员的本色出演,脍炙人口的经典段子也让在场的中老年观众享受了一次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参演11个节目的学员,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但个个精神抖擞,多个组合的参与让整个演出高潮迭起,婉转悠扬,让在场的观众大呼过瘾。 2010年9月至今,沪剧班开班已有九年了,随着心心相传,沪剧班名声鹤起。今年,沪剧班响应学校的号召,精心组织了这次的专场演出。将的他们学习成果,奉献给社区居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同时也带来了唯美典雅的艺术享受。这是石泉社区学校三场专场演出的第二个专场,它同样充分展示了我社区学校居民的艺术才华,丰富了社区的生活,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表现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也充分展现了我校在课程教学建设中取得的成果。
小细节成就大文明 ——石泉“智惠”讲师团 开展了“垃圾分类”的 培训
2019年6月5日上午,石泉“智惠”讲师团在石泉社区学校举办了一场名为“垃圾分类”的讲座培训。  培训会上,石泉“智惠”讲师团的志愿者姚培芳老师通过PPT为团队负责人详细讲解了有关垃圾分类的小知识和小窍门。让各个团队的负责人们和更深一层的感受到了垃圾分类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与好处。姚老师结合自身实际生活和工作,从垃圾的科学分类、回收利用、变废为宝、环境保护等角度,对如何更好的进行生活垃圾的分类做了科学指导,同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使广大居民们对垃圾分类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如何配合和操作加深了认识和了解。石泉社区学校“智惠”讲师团还向与会的团队负责人们提出号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全面实现社区的垃圾分类,让我们的社区更美丽、更清洁。 通过本次培训,团队负责人更加明确了自身的工作职责——对“垃圾分类”的宣传责任,明晰了“垃圾分类不是口号,应该真正从内心去接受”。不但自己要带头做文明人,更要做好宣传工作,动员身边的每一位居民一起参与垃圾分类,共同为建设和谐文明的石泉社区而努力。
乐学石泉 美化人生 ——2019年石泉社区学校“一课一品”摩登舞专场汇演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乐学石泉,美化人生”石泉社区学校一课一品专场展示活动于2019年6月3日下午正式拉开帷幕。 石泉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赵宝琦校长应邀参加了开幕式并做讲话:“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找到知音人和同源人,能够展现出自己最美丽的一幕,学得快乐,学得开心。” 随后第一个专场演出是由摩登舞班学员带来。整场汇演组织有序,氛围浓厚,学员参与面高,表演形式多样,10个节目让观众们耳目一新,领略了摩登舞班学员们的时尚风情,凸显了几年来的学习成果。 这是石泉社区学校“一课一品”三场专场演出的第一个专场,舞台前红花的光鲜动人,幕后绿叶的默契配合,大家不禁被他们对艺术的执着和恪守所折服,愿石泉终身学习的受益者们都能在各自的舞台上绽放出不一样的、绚丽的色彩!
“感恩之歌” ——养教结合团队专场演出暨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
2019年5月28日晚上,由石泉社区学校、宜川社区学校、中北一小、薛家厍居委、葫芦丝吹一吹团队等组成的养教结合团队本着“凝心聚力、养教结合、同建家园”的精神,依托“石泉大学堂”平台在石泉“养教结合学习点”石岚敬老院举办了一场名为“感恩之歌”——养教结合团队专场演出暨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 演出开始之前,石泉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赵宝琦校长代表学校向热心公益、参加此次活动的各方代表致谢词;随即以葫芦丝舞蹈、合奏、独奏等形式,融沪剧、二胡、声乐等13首精品曲目轮番登场,带领老年朋友们感受祖国七十华诞以来社区教育的蓬勃发展。 更值得关注的是,学校及团队成员纷纷解囊,捧出一份份爱老之心,自发捐款赠T恤慰问老人,用实际行动为石泉社区撑起一片“敬老,爱老、助老”的蔚蓝天空,让老年朋友们的生活处处充满欢声笑语。 石泉社区学校十多年来,充分发挥团队辐射功能,把敬老、爱老、助老这一社会责任注入到各类学习活动中,给石泉老年人带来一缕缕璀璨的阳光、带来一份份温馨的快乐,让社区居民体会到“乐学石泉、幸福人生”的良好势头,同时也将敬老爱老的文化尽情传播,丰润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石泉老人话上海》系列课程之 《上海人“白相”》——老上海老百姓们的娱乐
2019年5与22日上午,石泉社区“智·惠”讲师团工作室送课程进社区活动从中小学校来到普陀区同心家园网络化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石泉·铜川片区)。本次讲座主题是《石泉老人话上海》系列课程之《上海人“白相”》第三讲“老上海老百姓们的娱乐”。 本次讲座由石泉社区“智·惠”讲师团的成员史国瑞老师主讲。史老师从老上海百姓大众的“孵混堂”、“泡茶馆”等到小资情调“看电影”、“逛舞厅”等各阶层人群的娱乐活动,向大家一一展示了老上海人的“白相”生活,并介绍了一些“白相”场所中的故事和由来。为铜川片区的居民献上了一堂生动而富有知识的课程,获得了居民的交口称赞。 此次课程派送是石泉社区学校携手石泉社区“智·惠”讲师团工作室利用自身教育优势资源,与社区单位达成的教育资源互惠互利,和优势互补的成果,双方共同携手打造15分钟居民家门口的终身学习圈,共同建设和谐同心家园。 我们相信随着石泉地区的居民自我修养的提升,参与学习的人群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壮大,石泉社区的终身学习理念必将深入到每位居民的心中。
《石泉老人话上海》系列课程之 《上海人“白相”》——王开照相馆的前世今生
2019年5与22日下午,石泉社区“智·惠”讲师团工作室来到普陀区同心家园网络化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石泉·兰田片区),为片区居民朋友带来了《石泉老人话上海》系列课程之《上海人“白相”》第四讲“王开照相馆的前世今生”。 本次讲座由石泉社区“智·惠”讲师团的成员姚培芳老师主讲。姚老师向大家讲述了这家在上海家喻户晓的传奇照相馆的前世今生,用自身经历的精彩故事重现了王开的辉煌历史。声情并茂的解说引起了居民们的共鸣,大家都沉浸在了自己的回忆之中。 伴随着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居民中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坚信终身学习和全民教育的未来一定是辉煌灿烂的。石泉社区学校携手石泉社区“智·惠”讲师团工作室将不遗余力地为社区居民奉上一道道文化“大餐”。
“以研促教、实践分享、创新服务、互促发展” ——普陀区社区教育书法教研基地第一次教研活动
为全面提高普陀区社区教育书法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书法任课教师(志愿者)整体专业素养,2019年5与17日下午,普陀区书法教研基地第一次教研活动在基地校石泉社区学校举行。教研基地校的负责人,7位来自区老年大学和各个社区学校的书法教师(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由书法基地校的行政负责人,石泉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赵宝琦校长致辞,赵校长对前来参加基地第一次教研活动的各社区学校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在致辞中向大家提出了基地校建立的原则——“以研促教、实践分享、创新服务、互促发展”,要求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书法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全面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和构建区域终身教育服务学习体系而努力。 接着基地联络人石泉社区学校顾俊杰老师向与会老师解读了2019年基地校的工作计划讨论稿,内容包括:本年度教研基地工作指导思想、工作要点、教研具体安排、保障机制等。各位老师也分别对计划内容做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基地校的成立就是要实现书法教学在社区学校内的规范化模式,并且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尝试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加强纵向联系与横向合作”等多形式、广角度、全方位的教学活动,力争走出一条属于书法教研基地的新道路,从而以点带面,引领发展,为学习型社区建设,社区教育发展注入活力。 历时1个小时的会议始终处于热烈而和谐的气氛,大家都意识到社区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只有行动起来,积极合作,才能让终身学习有着更加璀璨的未来。
Hello world!